前列腺被称为男性的“生命腺”,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,前列腺癌的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。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,2022年我国前列腺癌分别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谱的第6位和第7位,特别是在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,已成为增速最快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。
一、科学早筛,保卫前“腺
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:PSA是一种由前列腺导管上皮细胞及腺泡细胞产生的特异性铁蛋白,存在于血液中。目前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、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肿瘤标志物。健康男性血清PSA值为0-4ug/L。如果PSA>10ug/L,应该高度怀疑前列腺内存在癌细胞。需注意的是PSA是一个器官特异性指标,良性前列腺病变也能使PSA升高。当PSA数值异常,需及时到医院就诊,进行重复检测和后续诊断。
二、什么是前列腺癌?
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。通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。前列腺癌是一“种慢性子”病,发展缓慢。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,随着癌结节逐渐增大,引起前列腺的体积增大,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相类似的尿频、尿急、尿不尽感和排尿困难等症状,一旦出现尿路梗阻、骨痛等症状,病情往往已发展到晚期,因此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。
三、检查方法
(一)直肠指检: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最主要方法。
(二)B超、CT、核磁、骨扫描:均可在不同程度辅助诊断前列腺癌。
(三)前列腺穿刺检查: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目前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。
四、中国抗癌协会站尿主殖系统肿瘤专委会建议,以下人群每2年检测1次血情PSA。
预期寿命>10年且伴有下列危险因素中的一项:
(一)年龄>50岁:
(二)年龄>45岁且有前列腺家族史:
(三)年龄>40岁旦基线PSA>1ug/L:
(四)年龄>40岁且携带BRCA2基因突变(BRCA2为乳腺癌易感基因)。
PSA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,建议年龄超过50岁的男性每年进行一次体检,尽早发现前列腺癌的“蛛丝马迹”,保卫前“腺”,是保证广大男性同胞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。
五、保卫前“腺”,一定做好以下几点:
(一)避免吸烟、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;
(二)保持健康饮食,禁食辛辣刺激、减少高动物脂肪饮食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;
(三)日常生活中多喝水、勤解尿,避免憋尿久坐不动;
(四)适度运动,控制体重。
文章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