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教育
2025年世界手卫生日-合理使用手套 关键永远是卫生
   发布日期:2025-04-30    

      2025年5月5日是第17个世界手卫生日。今年主题是:“合理使用手套,关键永远是手卫生。”

重视手卫生 不得“红眼病”

      不少患者顶着红彤彤的双眼就诊时,总伴随这样的疑问:“我这几天也没看什么呀,怎么就‘红眼睛’了?”

      一、不怪眼睛乱看要怪脏手揉摸

      其实,老百姓所说的“红眼睛”或“红眼病”,一般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急性结膜炎,在夏季广泛传播的主要是病毒性结膜炎。双眼更多见,可同时或先后发病,常见的症状为眼红、眼痒、刺激感及大量浆液性分泌物。

      而这些分泌物正是“红眼病”传染的重要来源。急性病毒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,直接接触患者眼部,或间接接触污染物都可能引起病毒感染的发生。因此,“红眼病”并不会像坊间传闻的那样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,或者是看到别人的“红眼睛”引起的。脏手揉摸眼睛才是患病的主要原因。

      二、墨镜不防“红眼病”游泳要戴泳镜

      出人意料的是,戴墨镜并不能阻断“红眼病”的传播,但是正确佩戴游泳镜却可以起到阻断传播的作用。因为除了脏手揉眼外,接触疫水也是“红眼病”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倘若游泳池水被病毒污染,那么感染就在所难免。而正确地佩戴游泳眼镜可以避免池水直接接触眼球,所以能够起到预防感染、避免传播的作用。不在自然水体里野游、选择消毒合格的正规泳池、游泳时不佩戴隐形眼镜等,都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
      夏季即将到来。夏天戴墨镜虽不能阻断“红眼病”的传播,但还是可以缓解患者的畏光症状,倒也不是全无益处。而主要的治疗措施则是在眼科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眼药膏、眼药水。一方面患者要及时就诊,另一方面积极治疗,如患者恢复顺利,病程持续约2周。

     三、防备潜伏期 正确防治是关键

     有些患者对于感染时间“耿耿于怀”,总觉得自己发病前两天“老实本分”,毫无感染可能。事实上,发病前需要仔细追溯的可疑感染时间远超大家的心理预期。引起“红眼病”的病毒感染潜伏期为5天至14天。发病后的最初几天传染性最强,一家人互相传染的情况颇为常见,因此,共同生活者不可共用毛巾、枕巾及眼部用药,避免接触患者的眼部及分泌物,如有接触需及时洗手。患病期间,尤其在急性期,建议儿童患者避免外出,患病的成年人也要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。

     虽然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,但有时也可导致患者进一步发生角膜感染、虹膜睫状体炎等。一旦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,如视力下降、眼痛眼红加重等,应及时复诊,调整治疗方案。

分享到:

[返回]
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资讯 院务公开 患者服务 科室介绍 医保专栏 专家介绍 党建专栏 养生保健 人才招聘
『 惠阳区中医医院 』版权所有 @ 2016 All Rights Resserved   地址:惠阳区淡水镇上塘石园西街6号
办公室电话:0752-3358872  预约咨询电话:0752-3349433  传真:0752-3353663   邮政编码:516211 粤ICP备20019265号-1
X关闭
X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