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年版)》指出:
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、肥胖率分别达到34.3%和16.4%,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成年超重和肥胖人口将达到7.9亿,学龄期和青春期超重和肥胖人口将达到5892万,学龄前超重和肥胖人口也将高达1819万!
中医药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,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。
早在两千多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中就系统论述了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及症状,将其分为“脂人、肥人、膏人、肉人”等类型,揭示肥胖发生主要病因为过食肥甘、缺乏运动、情志所伤、先天禀赋、年老体弱等导致的湿浊痰瘀内聚;
主要病位在脾,与肾关系密切,常兼夹痰湿、血瘀、气郁等标实之证;
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,本虚多为脾肾气虚,标实多为痰湿膏脂血瘀内停,形成“肥人多痰”、“肥人多湿”、“肥人多气虚” 等观点。
中医减肥门诊强调个性化治疗,注重整体观念和中医药辨证论治,同时强调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调整,以及心理调适和情志疏导,综合治疗手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,减肥更为持久和稳定。
科普
肥胖的危害
1.导致自卑:肥胖会影响身材美观,可能产生自卑心理。
2.引发关节痛:身体肥胖会导致关节负担加重,容易引发关节炎,导致关节疼痛。
3.高血压:肥胖容易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减慢,导致血管壁压力升高,从而引起高血压。
4.糖尿病:肥胖主要是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转变为脂肪所致,有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敏感度降低,引发糖尿病。
5.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:肥胖容易导致血脂、胆固醇升高,沉积在血管壁上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。
判断肥胖的标准
1.体重指数(BMI)——判断肥胖的简易指标。计算公式为:BMI(kg/m2)=体重(kg)/身高的平方(m2)。根据中国对肥胖的分类标准,成年人BMI值24—28叫超重,28—32.5属于轻度肥胖症,32.5—37.5属于中度肥胖症,37.5—50之间就属于重度肥胖症,如果BMI超过50属于极重度肥胖症。
2.腰围——判断腹部肥胖的常用方法。使用软尺测量腰部最窄处或肚脐水平位置的周长。一般而言,成年男性腰围≥90厘米、成年女性腰围≥85厘米,可初步判断为腹部肥胖。